藝術與投資專題  Hot News 回藝術與投資專題 回上頁


2023 / 03 / 20一起來收藏藝術—水彩篇


一起來收藏藝術—水彩篇       /藝術經理人  陳虹安


圖:羅瑞志-雨後放晴/水彩/76X50cm

「各位同學你們看展覽的這些作品,它們的色彩暈染把景深襯托出來,畫面透過紙質的特點,線條與肌理清晰到位,是不是跟我們的水墨畫一樣,寫意又灑脫。」這是上古一次水彩名家展時,一位美術教室的老師帶五、六學生參觀時,對學生這樣的介紹水彩作品。

「老師,為什麼我們初學水彩畫時,用了很大的心力,為什麼畫面還是覺得髒髒的,沒有像這些作品一樣乾淨、明亮呢?而且沒有立體感,平平的、混混濁濁的,感覺所有顏色都是一坨一坨的,分不開。」一位女同學問道。

「妳問的真好,水彩就是藉著水與顏料的調和,加上畫紙本身的質材,產生透明清新、滋潤深遠的畫面,妳們初學者為什麼畫面會給人感覺髒髒的,重點在於水及顏料調和的掌握還不到位,色彩的濃淡、水的潤燥、時間的掌握等,都會影響到畫面」。

「而且,各位同學你們有沒有注意到,這些色彩藉著水這個媒介,讓畫面乾濕交融、色彩濃淡繽紛,是不是感覺到顏色好像在跳舞一般,有著韻律的美感。這些畫家運用水彩作畫時,乾與濕的過程所產生預想不到的變化,再將這些變化,營造出畫面美感的感觸,這種不確定中的確定性,就是我們水彩的特點,尤其是透過水所暈染出來的那種有形、無形、似與不似、輕與重、深與淺,給人一種矇矓又真實的畫面感受,真的美極了。」

這位老師真的好棒,台灣藝術教育如果能夠多一點這樣的老師,我想何怕台灣在世界藝術殿堂上沒有一席之地。話說回來,我們要如何挑一張值得收藏的水彩呢?

 

在此之前,我們必須對水彩的創作要一定的瞭解。所謂的水彩畫,就是以水為媒介,調和水彩顏料來進行畫作表現的畫種。由於它使用的工具材料以及舖陳手法特點,形成另一種獨特鮮明的藝術表現,給人有如詩情及樂府般的透亮、清新、沁潤、空靈的藝術語言,雅而不俗。

這樣的水色韻味,就是藝術家們利用作畫過程中,透過水的流動性及暈染性,加上對顏色的高度敏銳度,以及紙張材質對水的感受程度,在水及色彩流動舖陳下,用成熟且不著痕跡的技法,所形成的肌理效果,表達變幻多樣的形式與風格,以捕捉內心所欲呈現的意識表現的美感,這種美感自然形成的,不是有意就能做出來的。

藝術家透過紙張、水以及顏料所呈現的技法,大概有刮紙法、紙拓法、揉紙法、噴水法、灑鹽法、遮擋法、滴油法、塗蠟法、拼貼法、對印法、彈色法、破色法、吸洗法、沉澱法、留白法及砂紙擦法等等,加上水彩用筆的巧妙運用,無論是點、勾、拖、揉、塗、染、掃、擦、擺等筆觸,在畫面上運動所產生的筆痕色韻,是藝術家個性的體現,也是風格的表現。

 

當然成就是一幅作品,技法絕對不止這些,因為藝術家是不會沉溺於一種技法,他們會不停的創新再創新,在充分發揮各項媒材的特性與作用下,創造出新的藝術效果。

有了對水彩作品創作的技法及材料運用一定程度的了解後,最後,當然還是對作品的心靈感悟才是重點。誠如美國符號美學論的代表人物蘇珊朗格所說的,「藝術品,說到底也就是情感的表現」這般,繪畫作為語言表現的的另一種手法,目的無非是為了表現藝術家對事物所視、所思、所感、所現的心境與感受,再與參觀者產生心有戚戚焉的共鳴,如此,才能觸動收藏者收藏的動機。

所以,一幅傑出的水彩作品,除了本身散發出誘人的美感及無窮的張力外,更應是藝術家反映當下時代思潮、所聞所見感受、剎那永恆的紀錄以及個人對當下事物的理解與觀點,只要能與你產生共鳴,加上藝術家純熟的表現手法,它就是一幅值得你收藏的作品,無需遲疑。

另外,隨著材質科學的日新月益,耐久性顏料、耐水性紙材等,使得我們對水彩畫作收藏的傳統觀念,也必須揚棄以往不易保存、容易褪色、發霉這樣的思維,只要收藏的溫、濕得宜,水彩畫作的延續未必短於油畫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◎更多藝術投資影片

大師精品特惠:https://forms.gle/6Yq7cBr4UT7kq2Rp8

週四晚上8:00藝術夜拍會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ogoart160/

官網:https://www.sogoart.com.tw/

觀看更多上古藝術精彩影片:https://lihi1.cc/7ApXV
-
上古國際藝術股份有限公司
地址: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60號B1
電話:02-27113577
LINE ID:@sogoart